新LOGO-順天-矩形
Loading...

休診公告

By |2022-09-14T10:46:07+08:0014 9 月, 2022|診所動態|

本診所因醫師有急事待辦,九月十五日(週四)、九月十六日(週五)休診。九月十七(週六)上午10:00恢復看診。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!

太極筋膜調骨術介紹

By |2021-08-24T21:40:41+08:0024 7 月, 2021|調骨|

人的一生中,難免發生扭、挫、跌打或車禍損傷,造成筋縮骨移、瘀青腫脹、活動受限及痠軟疼痛等狀況,恢復之道,應給予及時正確治療,以免留下後患。一旦新傷未癒,又不當使力,或長期姿勢不良,容易轉成舊傷,纏綿不癒,輕者變天或稍累則發作,重則磨耗變形只能走上開刀一途了。 由於人體筋骨屬於對稱結構,當一側肌肉或肌群受傷,立即觸發反射動作,產生的收縮力量會改變骨的位置,使骨位偏移,進而連動骨上的其他未受傷肌肉,使得歪斜範圍擴大;同時,另一側未受傷結構則必需順應傷側的改變而作出調整,此一調整雖可把受傷側的疼痛減緩 (代償效應),可惜副作用是兩側結構失去平衡!當可以用來代償的空間用磬,疼痛痠痛在所難免。 依著對解剖學的透澈瞭解,運用太極原理而建立的靈巧身法手感,找出受傷的肌肉或肌群,覺知失衡結構的動態,以極輕柔的力量順著體勢帶回到原來 (受傷前) 結構,疼痛即能減輕或消失;當受傷的肌肉或肌群在對的結構底下隨著時間修復了,傷勢自然痊癒,變形可以漸次復舊,這就是太極筋膜調骨術的特色。

【調骨小教室 05】調骨法介紹

By |2021-08-24T22:17:53+08:0031 5 月, 2013|調骨小教室|

調骨這個名詞是我自己說的,因為從來沒有人給這樣的方法下過定義,我所認知的「調骨」簡單說:就是「以筋調骨,還原復舊!」透過靈巧的手感,觸摸診斷骨位向哪邊歪斜和失去平衡,並判定偏斜的走向,用輕柔的手法順勢把它轉正。例如:把肱骨向內旋,另一手輕觸體表的肌膚與筋膜,就會發現向內會緊,向外為鬆。利用此一原理,將每一個骨位筋膜逐一還原回到正確的位置,這就是調骨。骨頭本身不會移動,是因為附著在上面的肌肉或肌群收縮才造成骨位的改變,所以每當「疼痛事故」產生時,往往由受傷的一條或好幾條肌肉過度收縮,肌肉收縮時的力量和數量決定骨位偏移的幅度,這個時候我們將受傷的肌肉稱為「出槽筋」 (也就是偏離原有軌道的筋),由於人體的肌肉數量眾多而不易找,不像骨骼容易觸摸定位,而且骨骼間的位置決定著肌肉的長度,如下面這3張圖,所以把骨骼矯正回來的效率遠遠高於鬆解肌肉,才會把這種方法稱之為「調骨」(「調骨」還有另外一個意思,就是「微微調整」,有別於國術館的「接骨」。),總之,「調骨」就是藉由手法使骨位向著正確的方向移動,進而還原肌肉不當張力的一種方法,當肌肉的不當張力消除了,疼痛自然也就跟著消失了。 肌肉長度正常 肌肉長度太短 肌肉長度太長 所以調骨的步驟:先檢查筋骨的排列,感受筋膜的鬆緊順逆,如圖 1。如果逆時針為順勢,就逆時針旋轉 (圖 2);反之,則順時針轉 (圖 3)。 圖 1 感受筋膜 圖 2 逆時針 圖 3 順時針
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