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調骨小教室 05】調骨法介紹
調骨這個名詞是我自己說的,因為從來沒有人給這樣的方法下過定義,我所認知的「調骨」簡單說:就是「以筋調骨,還原復舊!」透過靈巧的手感,觸摸診斷骨位向哪邊歪斜和失去平衡,並判定偏斜的走向,用輕柔的手法順勢把它轉正。例如:把肱骨向內旋,另一手輕觸體表的肌膚與筋膜,就會發現向內會緊,向外為鬆。利用此一原理,將每一個骨位筋膜逐一還原回到正確的位置,這就是調骨。骨頭本身不會移動,是因為附著在上面的肌肉或肌群收縮才造成骨位的改變,所以每當「疼痛事故」產生時,往往由受傷的一條或好幾條肌肉過度收縮,肌肉收縮時的力量和數量決定骨位偏移的幅度,這個時候我們將受傷的肌肉稱為「出槽筋」 (也就是偏離原有軌道的筋),由於人體的肌肉數量眾多而不易找,不像骨骼容易觸摸定位,而且骨骼間的位置決定著肌肉的長度,如下面這3張圖,所以把骨骼矯正回來的效率遠遠高於鬆解肌肉,才會把這種方法稱之為「調骨」(「調骨」還有另外一個意思,就是「微微調整」,有別於國術館的「接骨」。),總之,「調骨」就是藉由手法使骨位向著正確的方向移動,進而還原肌肉不當張力的一種方法,當肌肉的不當張力消除了,疼痛自然也就跟著消失了。 肌肉長度正常 肌肉長度太短 肌肉長度太長 所以調骨的步驟:先檢查筋骨的排列,感受筋膜的鬆緊順逆,如圖 1。如果逆時針為順勢,就逆時針旋轉 (圖 2);反之,則順時針轉 (圖 3)。 圖 1 感受筋膜 圖 2 逆時針 圖 3 順時針